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杂事随记(2)复杂的人心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 ——史记》卷一百二十九

前阵子父亲60大寿,家里来了一堆亲戚。前几日将他们送回之后,母亲找我谈心,我才知道,这场看似和谐?的宴会之后,还有那么多令人一言难尽的内幕。

先来交代下人物背景,这次来为我父亲庆寿的有我的大舅一家,小姨妈一家,还有外公外婆。我母亲,大舅和小姨妈是亲兄妹,其中母亲是老大,小姨妈老二,大舅老三。在我以往的印象中,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很不错,各种事情都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忙的。不过从现在看来,就像东野圭吾说的那样,世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,一是太阳,二是人心。

从他们来的第一天开始,气氛就有些,额,诡异。首先是他们买票的方式很奇怪,从以往的经历来看,大舅一家和小姨妈一家应该统一买火车票,但这次他们居然是分开买的(虽然是同一班火车)。更怪异的是,从火车站出来之后,在带着老人的情况下,两家居然都选择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,而不选择打车。甚至,他们选择的地铁路线都不同。

一开始,我还以为他们是在勤俭节约,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(笑)。后来与母亲谈及此事,母亲跟我说,你的小姨妈的丈夫最近一直想升职,所以一直在跑关系,送了不少礼。你大舅也自告奋勇去帮忙,貌似也花了不少钱。事情虽然最后成了,但是你大舅话里话外都是一副自己是最大功臣的样子,这让小姨妈一家很不爽。而且因为这事还牵扯到他们之间的一些经济纠葛,所以更麻烦了。

我不解,那这跟他们不打车又有什么关系呢?大不了分开坐不就好了嘛。

母亲微微一笑,说你大舅前阵子那事为了摆平花了不少钱,而且他最近投资的一些商铺也无人问津,纯在亏本,所以现在也在哭穷,我估摸着你大舅他们想暗示小姨妈一家打车,然后他们好蹭个车,不料你小姨妈根本不吃这一套。

我无语。

第二件事,就跟我们家有关了。

其实,我父亲原本是不打算招待亲戚的,一是他们过来很麻烦,二是我家一共也就一百个平方,他们一过来就是八九个人,根本住不下。但是我那个大舅的儿子,也就是我的表弟,今年刚刚高考完,说什么都要来上海玩,而且外公外婆也确实好久没有来过上海了,考虑到种种因素,还是决定接待他们。

但是住房的问题该怎么办呢?最终父母决定在附近的如家酒店开两间房,每间房每天的价格大概在250块左右。我和父母专门去考察过,也看了网上的评价,都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案。谁知道第二天,我的大舅妈就跟母亲说:“哎呀你们定的那个酒店不太行啊,感觉有霉味,是不是那种只要100块的便宜酒店啊?”

那天我正好不在,因为要带着几个小孩去迪士尼,没有亲眼见到这一幕。母亲跟我说,舅妈是以一种阴阳语气问的这个问题,把她都给问愣住了。不过母亲也不是吃素的,马上打开手机,将相关的交易订单展示给大舅妈看,不卑不亢地说这已经是我们家庭所能招待的极限了,如果还想要更好的条件实在负担不起,请另请高明。这才让大舅妈闭上了嘴。

第三件事,跟外婆有关。

外婆是个勤劳善良的人,在老家那边,我大舅家的家务基本都是由外婆一手包办。由于常年的操劳,外婆的手得了风湿。母亲想着既然来到了上海,就顺便让外婆去仁济医院看看。母亲的打算是让其他的亲戚先回去,留外婆一个人呆在上海看病,顺便也让外婆放松几天。可是没有想到的是,我的那个表弟,非要和外婆待在一起,很强硬地表示外婆不回去他就不回去。因为这事,他和母亲还大吵了一架,还在我家上演了一出离家出走的幼稚戏码。说实话我是不能理解的,你好歹是一个准大学生了,怎么行为跟个巨婴一样。而且我实在不理解你是离开了外婆就活不下去了还是咋的?母亲的做法也同样让我有些迷惑,那天从医院回来后,因为化验的报告单需要几天才能出结果,我表弟就想着拉着外婆直接当天回去,然后在老家的本地医院用仁济医院的报告单看病。母亲坚决不同意,一定要求必须在上海看病,二人又吵了一架,话说得非常难听。说实话,我是巴不得把他们赶紧送回去,他们在的这几天搞得我这边是鸡飞狗跳还受气。后来也不知道他们又达成了什么共识,最终还是让外婆和表弟一块第二天离开了。我问母亲,为什么当时非得让外婆留下,母亲说,你外婆之所以会得病就是太过操劳,你大舅那边一直习惯了外婆的付出,你以为为啥你表弟非得留下来?就是为了早点把外婆带回去帮他们做家务。

我哑然。

在这些麻烦事结束后,母亲给我写了两篇小作文,跟我说起了这些年来和大舅他们的纠葛:

(1)

以前我们不在你面前讲述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堪的一面,是为了让你静心读书,不过早地参与知晓生活中一地鸡毛的事。

先从外公外婆说起吧。我们小时候生长在穷乡僻壤的农村,上初中时才通电,外公一人在外打拼做生意,外婆在家种田种菜,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。日子虽然谈不上好,但比起同龄人,我们仨不用帮家里去砍柴卖钱贴补家用,只要读书就好。外公那时也算当地有点名的人。我上大学后,外公做生意,外婆仍是负责家庭事务。

2005年,你舅开始加入外公的生意,当时接了一项工程,需要垫资。你爸将我们家的国库券提前兑付(没有利息,还要损失一些手续费),加上我原单位买断工龄的四万多元,一共十四万左右都给了他们去做生意。大概2010年左右开始,生意进入快速增长期,最多的时候能年挣百万以上(你舅自己说的),就有了现在的资产。2018年初连本带利一共还了20万给我们(借款时间2005-2018)。

在还钱之前,你舅妈对我们还是非常热情和客气的(至少表面上看不出啥)。2021年初你爸送你奶奶回家,并去老家出差。当时你舅说一定要去车站接,你爸说不用接,直接坐地铁(你舅说路上有点堵,要等一等,很快就过来了)。你爸让你舅别过来了,他坐地铁,那时他会用导航了。你舅妈微信里直接发个路线图给你爸,也不说任何话。去外婆家后,发现你舅妈在家,你舅过了一阵才回(你爸上地铁后告诉你舅了)。你爸吃过晚饭后就去离办事地点近的宾馆住了(可以报销)。说不上有什么异样,但总觉得有点不一样。

2018年底,我上家单位老板要我出来找工作,他那里撑不下去了。即将45岁,不是专业出身的财务,找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,还有5年的社保要交才能退休。当时你舅说让我做他公司的帐,后来找了现在的工作单位,就没第一时间去接他公司的帐了。2021年我向你舅提出想接他公司的帐,理由都想好了,要舅你妈就对他们公司的财务说:“我姐退休了,有时间教我做帐,我想自己学着做,不再请人了。”微信里他们也答应了,我虽然有点感觉他们不是非常乐意,但是考虑到没有要占他们便宜,主动提出了按市场价给工资,他们省不了这个钱,给别人做和给我做没有区别,所以就在五一时去准备接帐了。去了之后,你舅说要缓一缓,等一等。我马上就说”为难的话,没关系的“。从此再没提过此事。被耍的感觉非常痛。可以百分百地说,这是你舅妈把我看成了和她大哥大嫂一样的人,会得寸进尺。对她来说,钱已还给我们了,也给了些利息,不欠人情了。(你爸学校集资款的利息高达10%且每年支付利息)我是想着我又不白拿钱,一个顺水人情而已,提防什么呢?

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,成家后,都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维护,理解。

我认为最好的关系是:互相成就,又有界限。
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

你不用想太多,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利益处理问题,再正常不过。

(2)

昨天说到了你外公的奋斗史,他虽然只读了小学(极致的贫困连饭都吃不饱,时代的困局),但他写的一手好字,村里会计的工作经历让他慢慢开拓了视野,让他走出了乡村。如今的根基离不开他开荒拓土的功绩(发家的最大客户是他开拓的)。你舅脑子活,又赶上了时代的机遇,抓住了红利。所以两人都有贡献。

他们父子矛盾的根源在于经济。具体过程我不是非常清楚,现状就是:你外公手里大概还有二十万左右存款,另四十万被你舅他们以买房借款的名义取走了,现在每年付2万给你外公。因为你外公喜欢旅游,听信别人买东西,所以他们不会将那四十万还到你外公帐上。这事你外公一直记恨。你外公没有退休金,一个月大概只有二百多的农保。你舅他们过分的地方是:承诺了每年付2万,却总是拖延,有点不想给这么多的意思。为这事父子俩大吵,你舅以撞击自己身体的极端方式来威胁你外公,而且不止一次。想想你外公得多伤心啊。去年春节,我单独找你舅谈话,他还辩称是外公逼他的,整天只惦记钱,不顾晚辈的辛苦,他自己无处发泄只能伤害自己,哪怕那样伤害自己,但外公一点都不怜惜他。发火不是因为钱的事,是外公咄咄逼人的气势造成的,说以他现在的经济条件,只要外公身体好,每年花几万去旅游真的一点都不心疼。我直接怼:”不是钱的事,为什么答应的2万元要一拖再拖?本来就有心结了,觉得上当了,也答应不去追要那四十万到他自己的帐户上,现在这2万又拖拖拉拉的,他当然会不依不饶。如果能大度地每年给他几万的旅游费,他还会吵你吗?如果这样他还会吵的话,你可以啪啪来打我脸!你觉得只是伤害你自己,没伤他人,你有没有想过,你这样的方式也是一种暴力?是精神暴力!” 你舅无言以对,只是重复说是外公逼他发疯的。外婆物欲低,只干活,能忍让,但夹在中间也很难受。

去年春节,你表弟和你舅争执时(你应该也在场,当时还哭着回房了)说“你对待爷爷的方式,我都记得清清楚楚,我现在的暴躁极端性格都是你影响的。” 你舅只能沉默。

你表弟优缺点分明,优点:善于和人打交道,不怯场,有眼力劲,不记仇,动手能力强;缺点:好大喜功,追求名牌,攀比,虚荣心强,物欲高。如果他事业顺利,没问题;如果自己能力有限,能力与自己的物欲不匹配,就麻烦。他是进攻型人格,会主动入侵,不会让自己吃亏,所以,以后你们相处时要注意的地方是,举手之劳能帮忙的时候要帮,但经济方面最好不要有啥牵扯,包括他如果以后经商,资金方面需要周转调头寸,你要学会巧妙委婉地拒绝,他如果觉得某方面值得投资,让他自己去贷款解决,这样他就会慎重地行动,而不是拍脑袋做决策。成人之间经济方面分割越清晰,处理事情越简单(包括同事、同学、朋友都适用)。“救急不救穷“,”借钱时是爷,还钱时是孙“,这都是老古话,是有道理的。

“无商不奸”,生意场上的觥筹交错、真真假假,会成为一种习惯,难免在处理大家庭生活中也会有这种痕迹。你舅被他老婆娘家搞得草木皆兵,我单纯只是想多挣点钱也被他们认为是麻烦,这是很伤我的。他也自知理亏,没法解释,毕竟我曾对他们一片赤诚之心,可以说,99%的人绝不会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样去做的(提前兑付国库券,不仅没有利息了,而且要倒贴手续费作为惩罚)。你舅妈可能认为给了利息(这点利息根本不算什么,比银行存款还低),不欠我的,所以还钱之前和还钱之后的态度就不一样了。如果当初有机会让他们尝尝借钱的难,她可能就会有感受了。

看完后怎么说呢,还是只能感叹一句: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0

评论区